Pages

Tuesday, July 21, 2020

一個月暴增7萬病例,伊拉克究竟發生了什麼? - 香港新浪網

berasketa.blogspot.com

  原標題:全球戰疫|一個月暴增7萬病例,伊拉克究竟發生了什麼?

  截至7月21日,伊拉克累積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4693例,死亡3869例。值得注意的是,6月中旬伊拉克的累計確診病例才2萬例,短短一個月內就飆升至9萬多例。這一個月裡,伊拉克究竟發生了什麼?

  前期抗疫表現可圈可點

  當地時間2月24日,伊拉克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此後確診病例一路飆升,到4月中旬至4月底期間,伊拉克疫情基本得到遏製,但5-6月期間疫情又進入全面反彈期,新增病例逐日成倍增加。目前來看,伊拉克疫情主要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政府積極作為,抗疫成效顯著,但卻過早放寬出行禁令,導致後期疫情出現大規模反彈,每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至今未出現較明顯的疫情拐點。

  疫情暴發後,伊拉克當局迅速發佈一系列疫情防控規定,積極借鑒中國疫情防控經驗,抗疫表現可圈可點。得益於一系列迅速有效的限製措施,伊拉克疫情在暴發一個多月後很快得到遏製,至4月中旬,伊拉克新增病例基本維持在20-40例,且治癒人數不斷增加,4月20日,治癒率達到最高點——70.49%,疫情向好趨勢顯著。

  伊拉克疫情暴發初期,政府果斷宣佈實施全面出行禁令、停工停產停課、關閉清真寺並暫停宗教活動、切斷跨境貿易和人員流動、新建多座方艙醫院、廣泛籌集物資和資金、開展大規模撤僑行動並對歸國人員實施檢測和隔離,這些措施有效遏製病毒傳播速度,為疫情全面暴發期的高治癒率奠定良好基礎。

工作人員正在為巴格達機場消毒

工作人員正在為巴格達機場消毒

  除了衛生部、石油部、工業與礦產部積極支持國家抗疫外,伊拉克各科技大學、軍工企業及研究單位均為疫情防控貢獻科技力量,主動暫停其他產品研發與製造,集中力量生產醫療設備和物資。巴格達石油培訓院工程師研發一款可遠程操控的醫護機器人。該機器人可幫助醫患遠程溝通、測量患者體溫、對走廊消毒、運送食物和醫療用品等,成為疫情期間伊拉克一項重要科技成果,側面反映伊拉克科技發展水平正不斷進步,未來可期。

  2月底伊拉克疫情暴發後,3月7日中國援伊拉克醫療專家組便抵達了巴格達,同機攜帶大量醫療設備及物資,期間開展多次實地調研,與多位流行病專家、衛生部門負責人開展經驗交流。伊方也充分認同中方抗疫經驗,積極在中方專家的指導與協助下,建設核酸檢測實驗室、CT檢測室以及多座臨時定點收治醫院等。

  伊方衛生部長、議會環境衛生委員會主席、世衛組織駐伊拉克代表多次表示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借鑒,呼籲民眾學習中國人民在抗疫期間不聚集、勤防護的表率行為。中國向伊拉克及時送去疫情防控、診療的經驗,與伊拉克從疫情之初便保持較高治癒率有很大的關聯。

4月25日,在伊拉克巴格達的中國援建CT檢查室,專家組與伊方代表驗收設備

4月25日,在伊拉克巴格達的中國援建CT檢查室,專家組與伊方代表驗收設備

  “激進”的解封措施導致疫情失控

  4月底至5月初,世界多國出現疫情向好趨勢,紛紛製定復工復產計劃,而世衛組織則多次警告應謹慎放寬限製措施,避免疫情急劇反彈。伊拉克當局在疫情得到初步控製後,迫於經濟發展需要,採取了“激進”的解封措施,隨後疫情逐漸失控。

  1。低估疫情發展態勢導致民眾思想鬆懈

  前期新冠病毒知識科普不到位,民眾處於無知無畏或恐懼的狀態。伊拉克直至3月中旬才逐漸啟動新冠病毒知識普及、個人防護措施介紹等,且多採取街頭分發宣傳單、張貼海報等效率較低且存在病毒傳播風險的方式,這直接導致疫情初期出現多起疑似病例、在診病例在隔離期出逃的事件,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隱患。

一名伊拉克民眾正在閱讀新冠病毒知識科普傳單

一名伊拉克民眾正在閱讀新冠病毒知識科普傳單

  多次低估疫情形勢導致民眾放鬆警惕。自疫情暴發後,伊拉克共有兩位衛生部長履職,分別是賈法爾·阿拉維和哈桑·塔米米。賈法爾·阿拉維多次在新聞發佈會中表示,伊拉克疫情“將在6月中旬結束,將於開齋節全面解封”,世衛組織駐伊拉克代表阿德南·納瓦爾也表示:“不必過分擔憂伊拉克疫情,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伊拉克將控製住疫情。”這些言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眾對疫情的重視程度,較早放鬆對疫情的警惕。

伊拉克前任衛生部長賈法爾·阿拉維

伊拉克前任衛生部長賈法爾·阿拉維

  2。較早放寬出行禁令是疫情急劇反彈的主要原因

  疫情基本得到遏製的時間點與齋月時間相重合。伊拉克疫情在4月中旬得到初步控製後,不斷有官員及民眾呼籲解除全面出行禁令,恢復商業和生產活動,之後社會便出現大量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現象。4月18日起,陸續有省份放寬出行禁令,開始復工復產。4月24日,齋月開始,政府隨之宣佈放寬出行禁令,將出行禁令縮短至19點至次日6點,國家部門及企業工作人員復工率達50%,街道、商場開始人滿為患。

  世衛組織駐伊拉克代表阿達姆·伊斯梅爾表示,齋月期間民眾出行量減少,是放寬出行禁令的恰當時機,但政府卻默許地方省份提前放寬出行禁令,直接導致疫情出現反彈。多位醫學專家也對政府放寬出行禁令表示擔憂,伊拉克危機小組曾多次要求政府重啟出行禁令未果。

伊拉克危機小組召開會議

伊拉克危機小組召開會議

  3。新舊政府交替導致疫情防控措施銜接不連貫。

  4月24日,政府宣佈在齋月期間放寬疫情防控措施。4月28日,伊拉克新增病例開始成倍增長,並不斷出現醫護人員死亡。5月7日,伊拉克國民議會通過穆斯塔法·卡迪米提交的組閣名單中的多數內閣人選,隨後卡迪米宣誓就任伊拉克總理。5月10日,新政府的衛生部長哈桑·塔米米上任。

  此時的新政府,面臨的是疫情數據的急劇攀升,自5月13日起,單日新增病例不斷創新高:破100例、破200例、破400例,6月5日破1000例,6月24日破2000例。哈桑·塔米米上任後,多次表示將商討重啟全面出行禁令,但最終因經濟發展需要未能大範圍重啟,僅有少數省份及城市實施短期出行禁令,收效甚微。

  兩屆政府交替之際,疫情防控工作未能實現長期有效的規劃,前政府過早放寬限製措施,且未製定相應復工復產計劃,新政府則疲於應對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更加分身乏術,難以製定分階段、分區域推進復工復產的計劃,最終導致疫情失控局面。

伊拉克醫護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伊拉克醫護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根據最新消息,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領導的衛生和國家安全高級委員會已決定,自7月19日起進一步縮減宵禁時間,8月初宰牲節假期結束後,將全部解除宵禁措施。伊拉克境內機場也將於7月23日重新投入運行,國際與國內商業航班將逐步恢復。

  當前,伊拉克每日新增病例仍保持在2000例以上,假期、解除宵禁、恢復國際航班將對伊拉克疫情走向影響巨大。伊拉克本可以避免陷入疫情急劇反彈和復工復產的矛盾之中,但一步錯則步步錯,當前伊拉克政府亟須全力尋找疫情防控常態化和恢復社會生產之間的平衡點,民眾也應迅速適應常態化防疫,將個人防護落實到位,咬緊牙關,直至最後的勝利。

  (作者係上海外國語大學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Let's block ads! (Why?)




July 21, 2020 at 03:51PM
https://ift.tt/39jnPfw

一個月暴增7萬病例,伊拉克究竟發生了什麼? - 香港新浪網

https://ift.tt/3fzKfL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